号: 00313870X/202507-00006 信息分类: 办理答复情况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文日期: 2025-07-09
发布机构: 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5-07-0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84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5-07-09 09:13 信息来源: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阅读次数:

民建黄山市委: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破解转型升级困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我局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该提案从产业结构、园区实力、高端项目招引等方面指出了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破解转型升级难题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强化发展措施,加快推动我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在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下一步工作举措汇报如下。

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与协同发展

1.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工业新茶饮绿色制造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臭鳜鱼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建设,18家省企业研发中心、54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工业设计中心获得认定。黟县有农与南林大合作共建炭基生态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市现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112家。

2.加快创业平台建设。2021年以来,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家,新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全市现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家(其中国家级4家)。

3.建设省级创新型市县。目前我市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已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论证会。休宁县、黟县获批省级创新型县建设。2024年底,全市发明专利2403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057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3件。

下一步,将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黟县、黄山区、祁门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华绿源生物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臭鳜鱼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黄山分中心等校地合作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和应用。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黄山等产学研对接活动,依托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和安徽科技大市场,推动创新资源供需对接。

二、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

1.实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截至目前全市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6家,较2020年增长168.7%;2024年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0家,较2020年增长372.7%;2024年全市国家 、省专精特新企业222家,较2020年增长79%。谢裕大茶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传统发酵鳜鱼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久石科技、领略生物等企业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赛优秀奖。

2.提升企业创新主体能力。实施“海聚英才·揭榜挂帅”项目,2021年以来,发布关键共性技术需求109项,成功揭榜25项,合作金额5451万元。市科技项目共立项20项,支持260万元;获省科技项目立项支持31个,获扶持资金1768万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整体车架高效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500万元扶持资金,为我市单体科技计划项目获得资金支持额度之最。

下一步,按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省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成长路线图,实施科技型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科技型企业。推动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全市新认定的各类创新平台中由企业牵头、参与组建的原则上不低于总数的70%。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实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简化外地整体搬迁来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程序。

三、优化创新人才生态体系

1.强化科技人才引育。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科技副总”选派工作,累计选派3批共27人次黄山学院专家入企担任“科技副总”,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3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60项,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3亿元。

2.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 1家、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个,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74支。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分别为35人、53人;持工作证外国专家、员工24人。

下一步,深化“科技副总”“政聘企用”选人用人机制,启动黄山学院“博士服务团”选派工作。举办黄山“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 ,引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来黄创新创业。支持黄山学院争创硕士点建设、升格为黄山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招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并对在创新创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黄山市“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黄山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黄山市政府特殊津贴等支持。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

1.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出台《黄山市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完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金融扶持举措。2021年以来,累计兑现创新奖补资金5549万元;2024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3.9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1.66%;2023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3.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1.33%,分别较2019年增长62.7%、0.29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科技贷款余额135.7亿元,同比增长24.24%。

2.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在全省率先举办“一行一特色”和“一市一天使”支持科技企业融资对接会,签署合作协议28项;落实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累计签署协议312户,授信额度76.85亿元;面向科技企业提供科创园区贷、高企贷等特色金融产品4大类38款;2024年,黄山谷捷股份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下一步,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我市《黄山市促进工业转型若干政策》、《黄山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黄山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指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构建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全链条、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补助等形式,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研发风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贷款,按同期LPR20%贴息,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达100万元。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电话:2357182

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0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