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08号提案的答复
吴志良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方面。一是优化科技企业培育路径,培育一批高质量科技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壮大科技创新主体规模。通过多部门参与、协同配合,引导企业聚焦科研、强化创新,培育强大高质量企业集群,实现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升级。2024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全市高企总数达446家,增长15.8%;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0家,增长22.35%;新诺精工新入选安徽省科技领军培育企业。二是修订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市政府出台《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黄政办〔2024〕16号),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券推广、研发投入、创新平台、技术攻关等创新链每个环节都给予支持,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体系。三是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多次赴上海杨浦区考察,调研湾谷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长阳创谷园区;赴南京与南京市安徽商会开展洽谈;赴杭州与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
(二)科技人才引育方面。一是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大力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2024年以来黄山市本级新增审核通过182人符合迎客松英才计划政策,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住房和生活补贴274.88万元。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全市现有24家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黄山金马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3家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二是持续推动科技人才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双聘”机制,开展“科技副总”选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融合衔接。2024年我市共备案省级“科技副总”15名,累计选派27名市级科技副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45项,协助申请专利65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金额超1400万元,带动经济效益超3亿元。三是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旅游管理高水平专业群,推进徽菜大师、徽派雕刻大师等工作室建设,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加快黄山民宿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共建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方面。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研发平台,聚焦细分领域(如屯溪区聚焦工业母机、休宁县聚焦汽车组合开关等)谋划建设共享创新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加工中心等平台,着力打造优质产业微生态,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共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9 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 家,市技术创新中心28家。二是加强孵化平台建设。结合我市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创业孵化载体,促进产业集聚。通过提高孵化器服务能力和孵化绩效,鼓励孵化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提升孵化器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利用好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黄山分中心等校地合作技术转移机构,“双创汇”“长三角高校院所行”等品牌活动,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常态化做好科技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2024年我市开展2场“双创汇”活动,高校路演13项科技成果,发布8个技术需求,10个项目现场签约。全年达成校企合作金额超9000万元,同比增长超70%。
二、下一步举措
1、加强科技企业培育。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引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企业。坚持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创新主体积极开展各类研发活动。实施好“科技创新券”,加大对创新主体科技研发的扶持力度,提高对创新主体成果转化的服务水平,激发创新主体科研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大力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拓展引才引智渠道,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黄创新创业,加快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持企业自主引进和认定人才。持续开展“科技副总”选派工作,打通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的“绿色通道”。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综合运用公开竞争、揭榜挂帅等模式遴选科研项目团队。
3、推进科技招商工作。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活用“安徽双创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品牌,发挥黄山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等商协会的作用,争取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本市实现转化落地。
4.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将项目主导权赋予企业,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整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攻关机制。赋予企业技术路线制定权、攻关任务分解权、参与单位决定权。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孵化载体,为个人创业和中小微企业成长提供平台。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电话:2354058
黄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17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