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征集时间:[ 2021-05-20 10:16 ] 至 [ 2021-06-21 00:00 ] 状态:已结束

根据《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21日。

联系人:江勇,联系电话:2357182,传真:2357190,电子邮箱:273907179@qq.com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黄山市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对于全市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山水人文之城、创意创新之城、开放枢纽之城、青春活力之城、美丽幸福之城“五个之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二、起草过程

2020年8月20日,市科技局召开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组织区县科技管理部门参加。8-12月,市科技局组织《规划》编制单位赴区县开展实地调研、座谈,公开征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建议及项目,总结“十三五”发展情况,收集“十四五”基础资料,起草初稿。

2021年1月7日,组织专家召开规划(初稿)编制思路和主要内容研讨会,就规划思路、重点方向、重点工作进行讨论。

2021年3月16日,召开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

2021年5月,向各区县、市直单位、社会征求《规划》意见。

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规划》主要由前言、主要内容及附件三部分组成。

(一)前言

《规划》编制目的、意义及主要依据。

(二)主要内容

1.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1)发展基础。从创新实力、高新产业、协同创新、科技惠民、创新环境等方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情况。

(2)发展环境。分析“十四五”发展形势和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方面的存在问题。

2.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根据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省科技规划等内容,确定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坚持科技赋能,实现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创新,推动协同发展;坚持人才为本,支撑创新发展等4个原则。

(3)发展目标。从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更加高效、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4个方面确定主要目标。

3.重点任务

(1)支撑高标准产业体系建设。主要由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3部分组成。

(2)培育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主要由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倍增高新技术企业、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3部分组成。

(3)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载体。主要由建设高质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3部分组成。

(4)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主要由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3部分组成。

(5)实现高能级开放协同创新。主要由承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合作交流水平3部分组成。

(6)推进高效率成果转移转化。主要由推进适应重大需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3部分组成。

(7)营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环境。主要由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创新文化氛围3部分组成。

4.保障措施

《规划》从确定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政策支持深化改革创新细化责任分解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5.附件

 

 

 

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组

2021年5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方向…………………………………………………………………………………

(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 ………………………………………………………

(二)数字经济领域……………………………………………………………………

(三)新材料领域………………………………………………………………………

(四)智能制造领域……………………………………………………………………

(五)现代农业领域……………………………………………………………………

(六)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领域 …………………………………………………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载体………………………………………………………

(二)培育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

(三)集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四)实现高能级开放协同创新………………………………………………………

(五)推进高效率成果转移转化………………………………………………………

(六)营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优化政策支持……………………………………………………………………

(三)深化改革创新……………………………………………………………………

(四)细化责任分解……………………………………………………………………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黄山市开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中共黄山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科技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稳步增长,占GDP比重达   %,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快速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   %,居全省第   位。各级财政支持创新支出超2亿元,获省科技奖2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拥有发明专利969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8.3件,较2015年增长5.38件,获省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18项。建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院士工作站2家。

2.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2%。黄山高新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拥有国家、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省众创空间8家。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车用仪表及电器、机床工具、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等4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拥有企业116家,总收入达118亿元。

3.协同创新持续推进。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在上海湾谷科技园建设“反向飞地”,积极探索“飞地孵化器”模式。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全面合作。深入开展以“百家企业高校行”和“百名专家企业行”为主题的“双百双行”产学研合作活动,与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推进协同创新新进程。全市吸纳技术合同2257项,成交额42.62亿元;输出技术合同520项,成交额6.32亿元。

4.科技惠民成效显著。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在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推广,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农业科技园区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7家,休宁县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组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3家,组织茶叶、菊花、畜牧、流水养鱼等农业种养技术进村入户,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

5.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印发《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加快建设创新型黄山的实施意见》《黄山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创新激励政策,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设立黄山市天使投资基金,投资多家创业企业。制定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市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

“十三五”全市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2020年

目标

2020年

完成情况

1

R&D经费占GDP比例(%)

2

1.2

2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200

969

3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5

8.3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40

62

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00

166

6

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比例(%)

40

 

7

技术合同交易额(万元)

6000

46700

8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

10

10

9

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60

(二)发展环境

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抢占新一轮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

安徽省正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黄山市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新安江领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等重要战略平台,放大区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大健康等产业,推进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黄山市全方位实施“融杭接沪”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科技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三五”期间,黄山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新链较弱,对产业链支撑力度不够;二是高水平创新平台较少,高等院校资源不足,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研发平台数量较少;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创新人才支撑不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短缺。

“十四五”期间,黄山市科技创新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必须抢抓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机遇,强化资源集聚,突出开放合作,“补短板、锻长板”,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开拓新格局。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坚持“开放+创新”“科创+产业”和“旅游+生态”,主攻六个重点方向(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完成六大任务(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载体、培育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集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实现高能级开放协同创新、推进高效率成果转移转化、营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环境),实现一个目标(省级创新型城市)。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激活创新动能,增强创新效能,助力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跨越式升级。围绕重点产业体系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壮大。

2.坚持科技赋能,实现绿色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对生态屏障建设等工程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建有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集聚高端优质科技资源,发挥独有的生态及文化优势,推进科技创新融合绿色生态建设,增强科技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

3.坚持主体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创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作用,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4.坚持开放创新,推动协同发展。紧抓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的有利机遇期,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开放创新,打造人才、资本、技术、知识、信息合理、自由流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共同发展。

5.坚持人才为本,支撑创新发展。坚持“人才是创新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聚焦重点产业需求,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及各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引、培、用、留、评”体制机制,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三个翻番”,具有黄山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

——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建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0%。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0%。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0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

——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全覆盖。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国家、省众创空间10家,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建立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0家,选派科技特派员300人。

——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投资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文化和新徽商精神发扬光大。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人、创新团队10个,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达到    人年。

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幅

1

全社会研发投入(亿元)

未发布

20

 

2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969

2300

 

3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8.3

15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62

80

 

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66

300

 

6

规上工业企业建研发设计机构比例(%)

未发布

 

 

7

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

16.86

30

 

8

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个)

88(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联合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6个、博士工作站20个)

 

 

9

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个)

10

13

 

10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

 

 

 


三、重点方向

围绕产业链引进布局创新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

生物医药。支持仿制药、新复方制剂、诊断伴随产品等研发。支持对仿制药关键技术及工艺进行科技攻关,以期达到国家疗效和质量一致性评价标准。支持干细胞萃取液及衍生物研发及生产,推进干细胞技术产品在伤口愈合、抗衰老及器官修复中的应用。支持研发微藻人工智能养殖技术、微藻花青素提取技术。研发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制备、分离提取及纯化技术,发展新型专用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开发技术,开展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与在线检测技术研发。

中医药传承。发挥新安医学在“治未病”、预防传染病中的特色优势,加强现代传承研究,选择名医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开发新品种、新剂型。针对重大疾病开展具有中医药优势的中药复方、中药组分或单体新药研发,注重对蛇药、喉药等中成药进行新工艺、新剂型及质量标准提高的二次开发。充分利用黄山中医药资源,开展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中药材良种选育与规范化标准种植、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重点围绕贡菊、祁门白术、祁蛇等大宗优质中药材资源,开展中药深加工技术、原料提取及药妆产品研究,开发一批中药、健康饮品、美容化妆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

生命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黄山医疗资源、中医药优势和文旅资源,开展中、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康养+旅游”“康养+体育”“康养+食品”融合发展的医养体系。融合长三角区域医疗资源,加强医养结合和社会卫生服务等方面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研发适用于诊疗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过程的智能化产品及应用,开展协同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智慧医疗云服务平台应用,构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

专栏1 :生物医药

重点平台

支持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安科技园建设,在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攻关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复旦黄山高新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平台、新安医学与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开展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投资咨询、市场开拓、产品展示等服务,吸引推动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企业和机构集聚,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重点项目

生物医药中间体3-脱氢莽草酸工程化、吲达帕胺缓释片一致性评价及疗效提升、干细胞抗衰老及器官修复产品、中药材药用和功能性产品研究与开发、推进胚胎萃取液及衍生物生产加工、雨生红球藻工业化生产、昌仁快泊智慧养老、林下中药材种植及产学研基地、新安康养小镇、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皖南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

(二)数字经济领域  

数字经济新业态。推进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与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商务金融、休闲旅游等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建立各类创新应用试验场、产业孵化器和场景实验室,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可信计算、透明加密、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移动安全等信息安全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大数据环境下的快速响应、智能恢复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保障产品。研发大数据差分隐私技术、面向大数据共享的加密技术、大数据数字水印技术与跟踪溯源技术、面向大数据共享和价值分享的区块链技术、大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大数据审计和备份技术等,促进大数据应用健康发展。

5G与物联网。开展滤波器、光传输、光模块、天线等5G通信移动关键部件、主控芯片及多场景终端设备研究,拓展产品线,延伸产业链。支持5G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在能源与公共事业、制造业、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汽车、交通、媒体与娱乐业、环境监测、金融服务业、农业等行业开展5G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与上海、杭州、无锡等地市加强物联网产业合作,引进科技成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黄山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

专栏 2 :数字经济

重点平台

发挥中国银联黄山大数据中心的数字技术、数据存储和品牌影响力,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引进、培育发展专业化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处理企业,完善城市数据中心及通信运营商大数据中心平台,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方面应用,打造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推进歙县经济开发区物联网创新项目建设,深化与无锡等地物联网项目合作,加速物联网企业引进培育和技术创新,打造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重点项目

5G基站前传高速光模块、5G专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5G通信连接器连接线、基于5G通信和大数据技术的古建筑防火安全管理平台、智慧城市云安全体系、基于实时探测大数据的智慧村镇综合管理云平台、人脸识别及人员管控系统、网络安全设备及系统等

(三)新材料领域 

高性能材料。支持半导体照明衬底、外延片、芯片、抛光片、激光晶体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蓝宝石衬底、SiC晶体生长及衬底关键技术,为规模化生产研制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实现蓝宝石衬底材料产业化。开展适合航空航天、光伏、新型显示等领域需求的电子级大尺寸多晶硅片、低铁特种石英、高纯超细硅粉等材料研发。重点推进POF聚烯烃热收缩膜、功能膜、生态膜、纳米缠绕膜、可降解薄膜等绿色软包装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溶剂回收再利用技术。支持两亲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建筑材料添加剂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聚焦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材料的关键性技术研发,加强新产品示范应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精细化工。兼顾总量扩大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以绿色、环保为方向,重点开发高性能电子级TGIC、功能性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技术产品,突破油墨产业核心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现绿色环保生产。推广应用无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新产品,推动精细化工产品结构不断向节约型、清洁型发展,技术结构向前沿型、实用型发展,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集聚作用,加快精细化工产业结构升级。

专栏3:新材料

重点平台

发挥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带动作用,加快表面涂层产业集群集聚,带动油墨、版辊、胶粘剂、特种纸、颜料等相关配套产品发展。加强绿色包装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加强创新链,拓展产业链。

重点项目

蓝宝石衬底、金属软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高性能电子级TGIC和功能型环氧树脂、PVC表面装饰材料用水性油墨体系、水性凹版塑料印刷油墨、粉末涂料用羟基聚酯树脂、系列化低温固化聚酯树脂、超强粘接性复合管道专用粘结树脂、重组竹用生物质改性浸渍酚醛树脂、重芳烃系列产品、PVC薄膜凹版表印复合水性油墨、罩光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耐腐蚀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聚酰亚胺(A-PI)树脂、润滑油脱碱氮改性白土及应用、环氧树脂清洁化生产等

(五)智能制造领域

汽车电子。突破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芯片关键技术,推进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发展。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加强汽车仪表、汽车总成线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汽车电器组合开关等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促进汽车电子产业由传统加工向智能制造转变。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领域,研发高效率、高安全、高功率密度、轻量化、集成化的电驱动系统产品,重点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持续提升电子电器产业整体制造水平,不断扩大市场规模。

高端装备制造。支持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精密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开发多轴联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端智能加工生产线,提升高端数控机床开发能力和产业规模。支持卫生用品智能成套设备、高性能中高压阀和工业泵、波纹管阀门、电阻焊接设备、航空航天连接器壳体研发。依托黄山茶产业发展采茶机械、茶园管理机械和茶叶加工自动生产线,发展特色茶叶机械。依托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产品,发展特色医疗装备产业。发挥电子电器和装备制造产业优势,研发高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拓展智能制造新产业。

专栏 4:智能制造

重点平台

加快车用仪表及电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机床工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光电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切实发挥主体、平台、人才较集中的优势,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做强区域产业特色,推动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重点项目

汽车转向集成系统、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液晶显示屏模组自动化生产线、SV系列高精密智能化加工中心、单螺杆泵生产线、智能化全液压掘进机、防护口罩智能化高速生产设备、红外抑制伪装设备核心部件系统、无缝接辊筒式精细膜压辊技术、高速精密多工位冷镦机的润滑冷却及油雾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特微型轴承、多层复合设备、自控大口径快速切断波纹管闸阀、掘进机硬岩截齿等

(六)绿色食品领域

食品加工。支持特色林、果、蔬、畜禽、水产品的绿色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重点支持油茶、菊花、山核桃、枇杷、香榧、食用菌、皖南花猪、皖南黄牛、黄山黑鸡、泉水鱼、皖南中蜂等特色农林牧产品的绿色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围绕徽州传统食品、健康食品、休闲旅游食品等领域,开展新技术应用、新型节能、绿色制造、生物制造、绿色包装等共性技术研究,实现食品加工业技术全面升级,形成特色产品绿色加工技术支撑体系。提升食品加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产业转型,突出绿色、安全、健康、优质的发展方向。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特色产品、打造一批集聚地,建立现代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茶产业。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应用技术研究,筛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适制良种,开展本土特色茶叶种苗繁育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形成具有科技含量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研发茶园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发展茶园绿色防控措施集成应用技术,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的茶园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水肥耦合与协同高效利用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品减施增效。突破茶叶数字化拼配技术、茶叶粉尘控制技术、茶叶产品贮藏保存与精深加工等技术瓶颈,推广应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名优产品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研制具有辅助抗氧化、降疲劳功能食品、天然果味速溶红茶、花香红茶浓缩汁等新型茶食品。

特色种养殖。开展区域特色农、林、牧、渔种质资源保护与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升级提供种质资源保证。开展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养殖技术集成应用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动特色种养殖业技术进步。开展区域特色的优质专用作物丰产保优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支持林下经济种植、农林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展高效、生态、减排、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等技术研究与示范。以皖南花猪、皖南黄牛、黄山黑鸡、泉水鱼、皖南中蜂等特色养殖业为重点,支持绿色养殖、绿色饲料开发与应用、重大疫病诊断与综合防控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瞄准长三角地区消费升级需求,发展紧缺、专用和绿色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研究。支持农林有机废弃物等污染防治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技术、产品和装备水平。开展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农业生物制品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支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应用技术研究,支持农林生态资源保护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应用研究。开展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与可追溯技术研究,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装备开发,支持农药残留、重金属、快速检测和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支持农产品风险评估及污染控制技术与标准研究。建设农产品溯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大创新力度,为农林废弃物的收集、储藏、运输、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在废弃物清洁化控制、废弃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农林废弃物产品开发等层面开展集成创新,建立相对完善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示范推广体系。抓好歙县、休宁等区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等技术,改造提升畜禽养殖场,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农林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专栏5:绿色食品

重点平台

建设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黟县农业科技园区及黄山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加快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探索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推广农林综合试验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打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绿色增产、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防范应对重大疫情、突发灾害,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科技服务。

重点项目

松针科植物快速繁育及生物质香料技术、精品茶加工工艺、名优茶标准化生产、菊花深加工、茶树种质资源圃、祁门红茶茶树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茶叶小包装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太平猴魁茶叶机械自动化生产、高菌花香黑茶产品发酵关键技术与应用、咖啡冰水速溶技术、皖南草腐食用菌种植和深加工、天然饮用水、山泉流水养鱼、菊花脱毒组培苗繁育、黄山贡菊可信溯源等

(七)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领域

生态环保。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供技术支撑。加强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机动车排放净化、环境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大气联防联控技术示范。支持节水、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研究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开展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估、水环境损害评估研究。针对农田土壤污染、工业用地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掌控、治理与修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实施森林健康综合防控项目,打好松材线虫病阻击战和黄山松保卫战。加强歙县、黟县国家、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广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民生发展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突破数字旅游基础数据、旅游视窗联播网、目的地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公共安全应急预警、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安全检测与预警等关键技术,搭建“互联网+旅游景区(点)”资源平台,整合旅游景区(点)、导游、住宿、餐饮、订票等服务项目,提高文化旅游消费便利度。实施黄山文旅大数据建设,推动大数据和文旅行业深度融合,建立多类型客户数据集成平台,加强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突破城市多尺度立体感知、跨领域数据汇聚与管控、时空数据融合智能决策、城市数据活化服务、城市系统安全保障等关键共性技术,建立智慧黄山公共服务一体化运营平台,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示范,推进山水智慧城市建设。

徽文化传承创新。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促进徽州文化传承的模式和业态创新,组织实施“云上非遗工程”项目,传承非遗技艺,宣传徽州文化。开展古建筑修复保护、火灾防控、灭火救援等技术研究,挖掘和传承徽派建筑营造技艺,推广应用“徽州四雕”工艺技术。加强景区、博物馆等虚拟体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突破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等文化装备技术,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平台数据库,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和在线展示,加快徽州文化和文博场所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专栏6: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

重点平台

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战略研究,研究建立科学生态价值评估与补偿体系,开展新安江流域地表水污染来源及其污染负荷、地理国情监测等课题研究,以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为核心,实施流域治理修复、生活污水治理、漂浮物打捞、改水改厕、循环农业示范点、船舶污水上岸等行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支持黄山风景区、新安江百里大画廊、黄山齐云山、月潭湖旅游度假区、屯溪老街、花山谜窟等景区,研发建设集住宿、餐饮、活动、交通工具一条龙的定制化服务平台。加快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和业态创新,适应沉浸体验、智能交互、软硬件结合等发展趋势,促进文化装备技术研发和升级改造,推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重点项目

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6G+山岳峰林地貌现代化治理、松材线虫病防治、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立体监测系统及组网技术、除湿分子筛转芯、消防新技术研发应用、农村分散式污水收集系统等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载体

聚力争创国家级高新产业开发区,持续打造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培育多元化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为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注入强大源动力。

1.建设高质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按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功能定位,引导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区倾斜,支持黄山高新区以升促建,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焦绿色食品、智能制造、汽车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建设未来科技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徽艺小镇、绿色食品园、总部经济园,将黄山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建设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四大功能,以特色农林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为重点,承接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辐射带动全市农业提质增效,建设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高地,为皖南山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

2.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等重点产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关键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突破限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协同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从关键技术突破到工程化、产业化的一体化推进;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产业化技术研发,增强创新能力。“十四五”末,组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全覆盖。

3.建设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单位加快创业载体建设,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生命周期创新链。鼓励园区、龙头企业将闲置楼宇、工业厂房转型成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创业载体,培育创业企业,实现品牌化、差异化发展,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鼓励采取互联网+创业基金+创业服务的方式,建设“孵化器+宿舍”“孵化器+商业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引导综合孵化器围绕重点产业,加大入驻企业产业集聚度,转型发展成专业孵化器。以“新服务、新生态、新模式、新文化”为导向,提升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和孵化绩效。围绕高成长企业发展需求,鼓励建设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加速器,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柔性化创新服务。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满足高成长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个性化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十四五”末,建成国家、省众创空间10 家,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

专栏7: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重点平台

技术创新平台。在表面涂层、高性能材料、生物医药、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引导组建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轻量化聚酯材料等技术创新中心。在智能装备、绿色食品、绿色包装材料等产业,谋划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黄山)创新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黄山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创业孵化平台。重点推进科创孵化器、未来科技城、“创客驿站”和“青创众创空间”“向上·黄山UP+WORK”等新型孵化平台的建设,培育中科创新广场、新型电子元器件科创基地、黄杭“双创双融”产业园、黟县智慧园区等创业载体,推广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孵化模式。

(二)培育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科技创新人才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制度。

1.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科技型企业引育力度,完善中小企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培育、转化孵化等方式,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库,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引导,探索采用“科技创新券”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在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方面加大对创业企业扶持,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现有中小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发展活力,促进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升转型。

2.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分类指导培育机制,针对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薄弱环节“一企一策”给予帮扶,实现“引进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联合高校院所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加大创新机制探索及落实力度,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及转化。支持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大对企业发明创造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导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

3.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依托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规上企业,聚焦领军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谋划实施重点科技项目,建设重大科技研发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创新型领军企业,增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优势领域、细分市场加快成长为“单打冠军”“独角兽企业”。引导领军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开展技术并购和集成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源头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水平整体跃升。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企业家队伍。

(三)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坚持把人才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资源,实施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引、培、用、留、评”机制,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规模宏大的专业技能人才,优化人才配置,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推进产创才融合,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1.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落实黄山“人才10条”、高层次人才储备金等人才激励政策,紧抓长三角一体化、融杭接沪、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战略机遇,推动与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服务共建共享、人才政策叠加互认。围绕五大重点产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引进培养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实施“柔性引才”政策,鼓励通过项目合作、顾问兼职等方式,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星期天工程师”“银发专家”等人才来黄创新创业。引导与上海、杭州等创新资源富集地区高校、企业开展研究生和博士生联合培养,加速推进杭黄产业园及人才飞地建设。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培养一批具备引领重点技术领域发展方向、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带领和培养科技团队能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十四五”末,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人、创新团队10个,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达到   人年。

2.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引进具备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探索“飞地人才”“科研飞地”和“反科研飞地”等模式,吸引“候鸟式”人才支持黄山科技创新,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积极建立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实施“徽商回归”工程,持续组织开展“旅外人才家乡行”活动,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落户黄山,支持徽籍专家学者回乡任职兼职。选送培养对象到国内高校院所进行学历或者非学历教育,到科研院所、著名企业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组织培养对象到企业研发机构、生产单位、管理部门等轮岗锻炼,合作委托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支持培养对象作为重大科技项目主要成员或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一批熟悉所在行业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在研发活动中起骨干作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3.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加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集成电路、软件等课程,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教学实践,培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培养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培养新时代徽州工匠,打响“徽匠”品牌。

(四)实现高能级协同创新

全面融杭接沪,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速推进“双招双引”,提升黄山科技创新开放能级,在创新战略研究、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活动等方面深入合作。

1.承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动与长三角城市合作,积极对接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科创平台。设立“创新飞地”,探索“飞地孵化器”“飞地园区”等合作模式,合力推进上海湾谷科技园“反向飞地”建设。参与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谢裕大茶叶、猴坑茶业、祁门红茶等骨干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组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或省重点实验室。与长三角区域重点医学院校合作,争取建设新安医学、祁门蛇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参与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技术等领域,通过联合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进一批先进科技成果。

2.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交流合作。支持龙头企业、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科技园区、创新基地等平台,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双百双行”产学研合作系列活动,鼓励企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关键技术,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实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者创新联合体,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黄山学院升级为综合性大学,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十四五”期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0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

3.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围绕新材料、资源环境、生态农业等领域,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畅通多元化国际人才交流渠道,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先进成果,提升科技创新开放能级。鼓励支持跨国公司、国际研究机构、风投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在黄山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开发、研发平台、资本、品牌经营、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鼓励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开展跨国并购、新兴市场拓展、海外投资布局等活动。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五)推进高效率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多领域、深层次开展融杭接沪战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资源对口对接、产业要素协同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在黄山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

1.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围绕政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科技成果来源等重点,建立健全以目标为导向的长效服务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激发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加快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强化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建立以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作为检验评价绩效标准的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鼓励企业开展股权、期权激励改革,完善职务发明法定收益分配制度,提高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项激励政策。探索、完善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与推广的有效机制与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产业化。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2.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探索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转化、产业化新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深入推进与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的培育扶持,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人员选聘、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制度。实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加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载体建设,结合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创业园,建设一批专业化、起点高、辐射强的公共技术应用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通过市场专业化、机构专业化、队伍专业化和服务专业化的模式,加速形成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大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集聚效应。提高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水平,加强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完善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推进适应重大需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生态环保成果转化,加快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联防联治等重点领域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载体作用,重点开展绿色食品加工、特色种养殖、林下经济、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示范园。实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程,重点培育新型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搭建科技云服务平台,统筹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开展集成化科技服务。

(六)营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环境

重点推进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激活创新要素,加大创新要素供给,形成政策高效协同、资本充沛联动、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成果迸发的崭新局面。

1.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债权质押等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开发贷款。加强政银企对接,提升“4321”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金融政策效能,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支持创新发展。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信贷环境。用好用活市天使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投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投向新兴产业。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保险等机构合作开发复合型科技金融产品。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改制、挂牌、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支持保险机构、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科技保险、科技担保服务。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地方准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入驻,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2.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建设工作,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强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传统知识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支持企业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资本化。实施核心专利产业化项目,鼓励专利有效运营,提高知识产权实用价值。抓住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工作契机,加快推进新安医学、徽墨歙砚等特色传统知识资源的传承、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企业内部保护和外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切实保护创新创业者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引进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十四五”末,实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00件,黄山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

3.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发挥现代大众传媒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慧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敢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增强“尊重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坚持零容忍,强化责任追究,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依法依规终身追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环境。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创作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推动原创性科普作品不断涌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建设,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部门和区县协作,建立目标责任制,逐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引导各类创新主体确定重点研发计划及成果转化计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将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优先纳入市县区相关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人才、资金、设备、装备、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优化政策支持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创新财政科技支持方式,市及县(区)级财政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综合运用创新奖补、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财政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扶持力度。

贯彻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支持三重一创、支持制造强省等省市创新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配套政策。

(三)深化改革创新

扩大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持续组织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精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

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发现机制,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

(四)细化责任分解

将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考核指标量化分解,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考核结果通报发布和奖惩措施,形成倒逼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工作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

建立科技创新规划动态监测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全周期总结评估,定期公布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结果反馈

反馈时间:

2021年5月20日,我单位就《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开展了意见征集,其中向各区县、市直部门征集到意见6条,采纳6条。采纳具体情况如下:

反馈单位

反馈意见

采纳情况

市发改委

第9页黄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中第8点,建议将“联合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6个”修改为“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

采纳

市经信局

“三、重点方向”第12页“(二)数字经济领域”中,“数字经济新业态”“5G与物联网”产业划分与《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山市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办【2020】63号)不一致,建议参照市政府正式文件。

采纳

第13页“数字经济重点平台”表述中,建议增加“支持大数据产业、产业技术联盟、专业机构等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促进服务平台”。

 

采纳

市人社局

十四五期间,我市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

采纳

市生态环境局

第21页“开展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估、水环境损害评估研究”,鉴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研究等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国家相关研究也处于摸索阶段,黄山市不具备开展相关研究的能力。此外,由于黄山市整体水质相对较好,开展相关研究的意义有限。同时结合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有关要求,建议补充“开展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

采纳

市农业农村局

 

由于我市目前无农业生物制品有关企业,建议删除“开展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农业生物制品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

采纳